聯手韓企,中國鋰電企業醉翁之意何在?
近期以來,中國電池廠商與韓國相關企業頻繁互動。
華夏能源網獲悉,10月,弗迪電池宣佈已與LG牽手,雙方在韓國首爾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據悉,弗迪電池與LG本次合作主要集中在消費類電池領域,協力打造重磅產品LFP 4680,未來雙方還將家庭儲能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除弗迪之外,鋰電池及電動汽車龍頭比亞迪(SZ:002594)也正在與韓國企業加緊合作。今年8月,比亞迪與韓國KG Mobility(前身爲”雙龍汽車”),擬共同建設電動汽車電池廠,有消息稱”預計2025年1月開始大規模生產”。
韓國是衆所周知的全球三大電池強國之一,在全球鋰電企業十強排行榜中,韓國三家企業長期上榜。
不過由於韓國的本土電池市場容量有限,本土的電池產是基本滿足供應的。那麼,如何看待中國電池企業積極赴韓?如果”搶佔韓國電池市場”不太符合邏輯,那麼醉翁之意何在?
韓國成”曲線赴美”中轉站?
弗迪電池與LG的合作消息中提到,已經與合作伙伴LG也就IRA政策發展方向及策略進行了意見交流。所謂的”IRA政策”,即去年8月美國拜登政府通過的 《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5大投信:台股年底利多汇集
這項法案的頒佈,其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削弱中國在美國電動汽車市場上的競爭力,換取對美國本國產業的保護。
IRA中要求,動力電池中一定比例的關鍵礦物需要從美國或者與美國簽訂自貿協定的國家提取或者加工,或者在北美回收再利用(這些關鍵礦物包括鋰、鈷、石墨、鎳、錳等);動力電池方面則要求在北美生產或裝配需要超過一定比例。
此外,中國還被列爲”敏感實體”國家。按照法案規定,使用來自”敏感實體”國家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將無法獲得任何補貼。
76人独行侠讨论哈登交易 莫雷拒付540万保证金 欧文不愿去他球队
而在電動汽車中,電池是成本的大頭,也是最關鍵的部件,因此IRA的出臺,對中國電池企業提出了很嚴峻的挑戰。
受困套索 苗栗小黑熊哀号获救
妻命难为:神品农女驯贤夫
中國電池企業赴美之難,或是開啓電池行業”中韓”聯合的一大動因。
除上述法案之外,中國電池廠商赴美髮展還遭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阻撓。今年2月,福特汽車宣佈將與寧德時代(SZ:300750)在美建設電池工廠。按照約定,福特汽車擁有這座新工廠的所有權,寧德時代則提供籌建和運營服務,並就電池專利技術進行許可。
本是打着一個”雙贏”的算盤,但該計劃很快就遭到了阻撓。美方人士質疑福特與寧德時代的合作”是否有助於降低美國對於中國電池技術的依賴”。而到了9月,又因受美國汽車工人罷工的影響,福特不得不暫停了這個計劃。
而另一方面,IRA法案對於未來的清潔能源發展也釋放了一定利好。法案中稱,美國將投資3690億美金來應對氣候變化及能源替代問題,權威機構對此解讀爲”該項條款將對美國太陽能、風力、電池產業鏈及儲能市場都有實質刺激性的幫助。”
一邊是巨大的市場誘惑,一邊是政策的打壓,權衡利弊之下,韓國或成中國企業不放棄美國市場的”突破口”。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早在2012年,韓國就與美國簽署了《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已與58個國家或地區簽署了自貿協定(FTA),也是由美國牽頭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13個初始成員國之一。
在IRA政策推出後後,韓國產業和企業也跟隨美國步伐,頗爲受益。
亚兽谭
韓國本土媒體報道透露,隨着美國IRA的實施,韓國產業獲得了美國政府的補貼,作爲電池核心材料的正極材料,對美出口大幅增長。這一背景下,國內衆多電池企業聯手韓企,也可以看作是”曲線救國”策略,以韓國爲跳板,進入美國市場。
仙界赢家 小说
墨西哥市場的”前車之鑑”不可不重視
在電池領域的中韓聯手,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美國IRA政策對電池業務出口的影響,甚至有望拿到美國政府的補貼,是有望爲兩國實現”雙贏”局面的。
韓國雖然是電池大國,但由於受限於資源稟賦,電池所需的續斷關鍵礦物及材料嚴重不足,並對中國企業有着很高的依賴度。
影/蔡其昌提台中捷運藍線終站共構蓋港務大樓 陳建仁支持
據韓國國際貿易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韓國電池核心材料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對中國的進口依存度分別達到96%和93%;隔膜和電解質中國比重分別爲65%和58%;佔正極材料成本60%-70%的前驅體進口額也有97%來自中國。因此,許多韓國企業認爲,與中國電池企業合作,雙方可形成穩定的供應鏈。
今年上半年,中韓之間在電池產業上下游均已經展開合作。
九天微星获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亿级战略投资
3月,格林美(SZ:002340)與韓國電池廠商SK On、ECOPRO簽署備忘錄,三方將在韓國建設4.3萬噸超高鎳前驅體產能;7月,容百科技(SH:688005)公告稱,韓國政府已同意公司在韓國投資建設年產8萬噸三元前驅體及配套硫酸鹽生產基地。
來自美國的彭博社曾在今年7月底發佈統計顯示,此前四個月中,中韓兩國企業密集成立合資公司,預計在韓國新建5家電池工廠,合計投資額達到40億美元。彭博社還稱,”中國企業對韓國的投資將令拜登政府限制中國參與電動汽車供應鏈的計劃效果大打折扣。”
顯然,美國方面對於上述可能有損自身利益的一系列行動,已有所注意。業內人士對美國是否會干涉中韓合作表示了擔憂。
目前推進合作中的電池企業們,就不得不注意進行一定的風險防範了。韓國會不會成爲下一個”墨西哥”?
哈登只能买断合同去快船 没交易市场步威少后尘 76人总裁对不起他
我们的群青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墨西哥,此前也曾是中國電池企業實現”曲線赴美”的重要中轉站。墨西哥和韓國一樣,不僅是WTO成員,也與美國簽署了《美韓自由貿易協定》,更重要的是,墨西哥屬於北美,極具地理優勢。
研发5G毫米波 龙华科大产学合作培育人才
不僅如此,墨西哥比韓國還更具有資源優勢。鋰是電池的最重要的關鍵材料之一,而墨西哥也是鋰資源大國之一,大約在世界排名第十左右。另外,電池及電動汽車所需要的銅、錳、稀土、石墨等材料在墨西哥也極爲豐富。因此當前,墨西哥正在成爲電動汽車、儲能及電池等新制造業的聚集地之一。
多數出海企業曾試圖通過墨西哥,避開全球貿易制裁,然而由於美國方面對”中轉站”墨西哥”下手”,對於中國電池企業而言簡直是一場噩夢。
早在2022年7月,寧德時代就已宣佈在墨西哥建廠,爲特斯拉和福特汽車供應電池。其工廠的選址、談判等均已進入到後期階段了,但由於受到美國因素的影響,被迫按下暫停鍵。
同樣,在2022年8月,贛鋒鋰業的全資子公司也通過收購的方式,擁有了墨西哥一處鋰礦開採權。但是不久,墨西哥便通過了鋰礦資源國有化提案,並於今年8月發出通知,正式取消了贛鋒鋰業的在該處的鋰礦特許權。
在未來,中國電池企業在韓國的遭遇會否重蹈墨西哥的覆轍,目前還未有定論。
定增融券策略失效?机构人士:增发后无风险套利漏洞“被堵上”
但正如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當初所說”美國市場一定會去”那樣,中國電池企業開拓美國市場的腳步也不會停止。電池企業們的出海之旅,仍要面對各國力量博弈帶來的多重挑戰。